欧阳中石,男,汉族,1928年生,山东泰安人。著名文化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同时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最勤。多作行书,宗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壮大。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或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尤致力于书学教育工作,在首都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专业(本科),并兼任北京数家高等学校书法艺术顾问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艺术顾问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部主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初读于辅仁大学,後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毕业後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着力于中国逻辑史研究。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在逻辑、音韵、戏曲、书学、语文教育等专门教育领域有很高的造诣。精通诗、词、曲,对京剧艺术素有研究,曾正式拜师奚啸伯先生学习京剧,主演过《范进中举》、《白帝城》、《让徐州》等剧目。
学书先从武严法师,又从吴玉如。书法从唐碑入手,後转习魏碑、墓志,兼涉篆、隶、甲骨、金文,尤专欧阳询。擅作行草,法“二王”、王珣、孙过庭。博取正统书风而融汇之,终有大成。书风妍婉隽养,潇洒俊逸,飘逸而沉稳、刚健而温润、灵动而厚重。从1985年起在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书法艺术教育专业,相继招收专、本科学生及书法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担任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培养高层次学院派的书法教育、研究和创作人才,开中国书法正规学院派教育之先河。2002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
著有《中国逻辑史》、《篆书浅涉》、《行书浅鉴》、《佳句手书》、《中国的书法》、《中石夜读词抄》、《中石抄读清照词》,出版有《朱子治家格言》(楷书)、《老子道德经书卷》(小楷)、《欧阳中石书法选集》等,总主编《中华国宝大典》等。
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书风。他出版了《欧阳中石书沈鹏诗词选》、《中石夜读词钞》、《当代名家楷书谱·朱子家训》、《中石钞读清照词》、《老子〈道德经〉》等众多作品集。其书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个人传记先后被载入山东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泰山儿女》、中国大型当代历史人物传记画册《中华齐鲁儿女》系列丛书。欧阳中石博学多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较全面、精深的造诣。着述40余种,涉及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等。
书法诸体兼精,尤以行草能入东晋堂奥,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从现时吴玉如。
从唐碑入手旋即转监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监池益专。
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列。
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
书风研婉秀美,潇洒俊逸。
![图片[1]-欧阳中石-国博文物](https://guobowenwu.top/wp-content/uploads/2025/08/4133.jpg)